地址: 海虞北路148-2号
QQ:2402170327 电子信箱:2402170327@qq.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2025156282号-2

聚奎塔曾经与方塔是常熟的标志性建筑,在虞山十八景中有昆城双塔一景为常熟增色添彩,它的建造是缘起俩人的一场赌局。
明隆万年间,在常熟县北河阳山和鹿苑有钱岱和萧应宫,萧应宫年长钱岱二岁。俩人结为异姓兄弟,经常结伴而行,到常熟城中拜师读书,一起成长。两人志趣相投,闲暇之余喜欢下象棋。俩坐船从常熟城返乡,船经湖桥,来了兴致,见天色尚早,说道:我们何不在湖桥对奕几局?于是在桥上摆开棋盘。很快各不相让,难分高下。等到推棋言和,已是夕阳残红。萧应宫与钱岱眺望常熟城中,看着鱼鳞似的瓦,钱岱感叹道:“何时何地才有我们的安身之所?我将来要在城西建造常熟最大的宅园。”萧应宫微微一笑:“我就在城东建房,我俩可常下棋切磋。”
俩人刻苦攻读,十分用心。寒来暑往,终于开花结果。钱岱于隆庆五年高中进士,萧应宫在三年后也榜上有名。钱岱凭着机巧,在官场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官拜监察御史,成为名臣张居正的得力干将。就在如日中天,一片看好声中,钱岱敏锐察觉到了危机,激流勇退,44岁时选择远离官场。回到常熟,开始实施他梦寐已求的计划。在城西从赵用贤儿子手中买下了赵氏产业辋川,然后花重金精心打造。数年之后,明代常熟城中最大的园林完工。赵用贤是前辈,地位很高,钱岱虚心地把园林命名为小辋川,当年的誓言变成了现实。而萧应宫没他幸运,朝廷派兵入朝鲜与日本军队作战,他任监军,在前线与士兵一起浴血奋战。由于战事不利被当作替罪羊,遭到弹劾追责,被捕入狱,吃尽苦头。等到遇赦终算保住了性命。回到家乡,虽然也有了自己的住宅,但始终布衣蔬食,安贫乐道,与钱岱拉开了差距。萧应宫并未与钱岱一样为自己建造深宅大院,而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做了大量善事。晚年,筹资在小东门外陈家市买了一块地,兴建一所佛寺福城禅院。因为地处巽位,萧应宫准备在院中建造文峰塔,希望常熟文运昌盛,多出人才。万历三十八年,为了选塔址,请风水先生现场踏探,人们七张八嘴,意见不能统一。最后在萧应宫的提议下,把纸鹤用线系在竹竿上,然后剪断丝线,纸鹤的落点就是塔基的所在。等人们挖开泥土,惊奇地发现底下埋了一块古砖,上有“舍利宝塔”四个字。再挖,又见一泥塑弥勒佛像。正在人们啧啧称奇之际,萧应宫在一旁暗自好笑,原来这是萧怕有口舌之争,略施小计,预先与风水先生作的安排。萧应宫倾其全力,四处奔走,多方化缘,塔造了三级,萧应宫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临终之时,再三叮嘱仆人吴某,一定要完成建塔宏愿。吴某不忘主人重托,塔往上又建了二层,资金告罄,再次停工。吴某只得天天求佛祷告。天启七年,城中有位79岁的戴姓老翁,双目失明,长年吃素奉佛,四月十五晚上梦见一僧,对他语:“赶紧叫钱探花速建新塔。”五月十五、六月十五连续做梦,且语气越来越急。戴翁醒悟,次日叩钱谦益家门,告知梦中情景。钱谦益见来者言语诚肯,不象说谎,沉思片刻,当即应诺。钱谦益立马挥毫写下建塔启,四处张贴,请地方乡绅有钱出钱。又赶到县衙,请父母官支持。县令面有难色,说了一大堆困难的理由。钱谦益建议对罪犯一律没收财产,用于建塔,减轻罪孽,县令只得同意。八月二十日,七层六面形砖塔终于封顶,当年出土的佛像和砖则埋入地宫。到崇祯元年全部完工,命名聚奎塔,因有别于常熟方塔,人们习惯称新塔。善男信女纷纷前来叩拜烧香。
咸丰二年,塔遭台风破坏,塔顶损毁。咸丰十年,太平军攻打常熟城,福城禅院在战火中烧烬。同治三年,塔再次遭风灾,七层全部倒塌。民国初,仅存败垣残砖。后来荒地上逐步建房筑室,解放后在塔基上建起了一所学校,人们发现了地宫的所在位置,估计尚保存完好。如果进行考古发掘,或许还能找到当年的砖与佛像。
塔建成之后的数百年间,常熟出了6位状元,人们不禁感叹聚奎塔的神力。这或许是巧合,聪明勤劳的常熟人用自己的双手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足以让人自豪的灿烂文化。塔虽然在岁月中消失,但文化却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周鲲画《万国升平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