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美术
常熟市美术家协会
国画 油画、版画、水彩 书法 篆刻 设计平面 工艺美术
美协组织 美协展览 其他
艺术团体 艺术机构 艺术工作室
首页 新闻快递 当代作品 国画 油画、版画、水彩 书法、篆刻 摄像摄影 设计平面 工艺美术 历届展览 美术馆 博物馆 其他 社团机构 艺术团体 艺术机构 艺术工作室 民间收藏 艺术家访谈 历代名人 联系我们
学术交流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我与书法的自述
编辑:Admin ┊ 来源:秦健 ┊ 查看次数:1/4662 ┊ 字体:T  T  T

 

写在前面:昨天有朋友问我,学习书法几年了?这个问题使得这些文字的产生,对自己的学书经历来了一个简单的叙述,羡慕现在的孩子……

书法已经走进了我的生活,有时想想,与书法一起生活也是偶然,但现在却已经离不开它了。

生在农村的我,习惯了放学回家割割草、生生炉子,和伙伴一起踏着夕阳回家。当时对我来说书法不知是何物?只知道是写字,很羡慕当时一年一度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能到中心小学现场书写,很羡慕当时小学能有书法张仁兴老师的指导,在他的指导下,有好多同学在比赛中获奖了。其实当时,我就喜欢写字了,但没有勇气向张老师提出来,知道自己的字还不能进入兴趣小组…… 

当时家里没有像样的毛笔,记得父亲和我合用一枝毛笔,父亲是用来点药水(番茄花上)的,有时我就偷偷用来写几下,在报纸上乱涂鸦,然后再放回原处。父亲看到了,特意替我买了一套:笔、墨、大楷本、小砚台,我开心极了,问父亲:“这要好多钱吧。”父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于是我一直摆弄了几个月,但终究不明其理,终无快乐而言,把老爸的送的礼物无情的摆在了一边,或许让老爸失望了,但我从心里一直感激着我的父亲。

不知是何时,学校的板报工作让我干上了,我也说不清板报工作对我的书法是否有帮助,有时会有逆反的想法,我这字能行吗?要不放弃吧,但自己还是买了本(那时我已经有了零花钱,好幸福)钢笔行书字帖,记得是顾仲安写的六体书法字帖,好贵,6元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工作让我喜欢上了设计与美术,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上美术学院。(仅仅是梦想) 

16岁那年,学校保送我上太师,父母、班主任极力推荐,我没有主见地去了,记得那时我还是音乐盲,面试前曾德保老师让我一遍踏步一遍唱《社会主义好》,说这样好掌握节奏,呵呵,其实我的愿望是今后能上美术学院,只知道考了这个学校就当老师,顺其自然,后来说面试录取了,自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情,反正当时回家没有马上给父母“报喜”。 

在太师,书法老师是王浩,他是我书法上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把我引进书法门槛的老师。他对自己的课堂、学生比较关心,在他的引导下,从硬笔开始,参加了一些比赛,就在此时,养成了上课涂鸦的习惯,不过硬笔的水平倒也进步很快,到毕业前,硬笔作品就获得了大学生(哈,冒充一会大学生)硬笔书赛一等奖,这让我感受到了小学时同学从中心小学拿回奖状时的感觉,自我陶醉了一回。其实,我还是比较钟情毛笔书法,老师对我比较嘉许,从欧阳询楷书、米芾行书一路学过来,但现在想起来,大部分是在按照老师的练,自己没有想法,没有经过思索、研究的过程,帖子也没有看懂,但就这样,我发现书法是十分适合我的一种表达方式,人总会通过某种途径展示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此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书法给我的快乐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我不敢奢谈什么陶冶性灵,但面对笔墨却是我最率真的时候。在学校,让我感觉到了书法的乐趣,感谢王老师! 

毕业了,还是学校,但角色不同了,我是教师,书法是我的业余爱好,我任教数学,慢慢我发现,我会离开我心爱的书法,事实上也是这样,慢慢疏远了书法,这一放,大概放了五年,没有认真临帖、认真读书,有时兴起,偶尔涂鸦几笔。 

2003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张锡庚老师,张老师奉行“因材施教”, 从不强迫我走什么样的路子,只是提醒我无论临帖还是创作,要灌注自己的情感,以情挚笔,不能有画葫芦的感觉,让人觉得字死死的。先生豁达风趣,非常热情,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些书法道理经他娓娓道来,顿觉深入浅出。他特别注重传统,时常指出我的行草书结字的疏漏,有时一边讲解,一边为我做示范,但他从不希望我做他书风“影子”,告诫我要表现自己的气质和情性。学隶书或墓志时,张老师强调,不能取巧,要写得生拙,但又不能以抖颤为得趣。他还不断强调,学书法的同时,相关学科的水平要同时提高,比如书法史、古代文字、文学、历史常识等。他一直说我的字气息很好(知道是鼓励我),但不要受外界流行书风的影响,要向传统要笔墨,要学问。我的性格属于既不张扬又不渊默的,是一种有节制的表现,所以我也较心仪那种“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境界。正是张锡庚老师的这种认真、豁达、热情、学识激发了我第二轮的强烈习书兴趣,如果说王浩老师把我引进书法门槛,那么张锡庚老师是把我带进了书法海洋,凭我遨游。我明白不由情性,必乏神采,书法也是这样,因此,古人、今人的书论都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过滤、吸收才能真正有所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

继续写下去,毕竟儿时没有这样好的老师引导,现在除了努力还有什么呢?